是否经常读完一本书之后,感觉自己什么也没有记住? 是否感觉到自己写作的时候毫无头绪,想到什么写什么? 读书时记下的笔记,却再也没有翻起过,因为翻起来密密麻麻的笔记实在是令人头疼; 工作会议结束后,看着多达十几项的待办工作却不知从何开始? 我之前遇到多次以上问题,便时刻思考怎么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后来我意识到是自己汲取知识的方式跟方法不对,没有一个整理思路的方法,再后来我便找到了一这本书--《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这本书我已经读了三遍了,每次都能有所收获。 ![]()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第一 我已经做到了持续的输出,当然属于起步阶段,每天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输出,有时候写的东西不能发表在头条,那便积累起来;第二 我已经做到了每天学习,持续的看书;在这两个前提下,为了提高使自己更高效的学习跟写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建议可以读一下这本书。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一书是由日本的高桥政史编著,本书推荐的记笔记的方式目前世界著名公司麦肯锡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等公司的咨询顾问,京都大学,东京大学大学生等都在使用。 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两个方向:框架与思路。那么下面我详细的说一下: 本书最开始首先介绍了一般人的笔记本:
很不幸,本人几乎全部中招,痛定思痛之后,便下定决心改变。如果你也有以上的一条或者几条,那么建议你读一下,读完后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而聪明人的笔记本,通常遵循三法则:
第一点 方格笔记本拥有优越的“再现性”。记笔记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在其中加入各种图表,再加上逻辑强,条理清晰的文字,一眼就可以理解笔记的内容。 个人的理解是只要我们记住记笔记的核心:行首对齐,用图表、画呈现“视觉效果”,也没有必要去用方格笔记本。 ![]()
第二点 一般情况下,我们记笔记的时候上方的空白都是什么也不写的;而写了题目以后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下面的内容,并且以后翻看笔记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知道本页笔记到底记了些什么;再者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书本知识的提炼能力。 举个平常的例子,我们以前读报纸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一目了然的知道这一页都写了哪些新闻,内容?这就是写出标题的好处 第三点 黄金三分法
这里主要说下麦肯锡公司的三分法“空·雨·伞”,即按照“事实→解释→行动”黄金三部曲展开思考。 ![]() 空雨伞
可能这个逻辑看起来是很简单,但是,正是因为大家都觉得简单,所以未能付诸实践。
人一生不同时间段接触的笔记本也是不一样的。 幼儿园时期开始使用绘画本或者涂鸦本; 小学时期开始使用作业本,写作业,记笔记; 大学时期,笔记本更是重中之重; 进入社会以后,开会需要会议记录,工作需要工作笔记; 在不同时期,我们对于笔记本的需求也在不停的变化。 ![]()
而贯穿全部的就是笔记本的功能一直未变,那就是“记”“思”“传”,按照这个笔记本大致可分为几种: 第一种 学习笔记本 此种笔记本主要是在上课,学习等要记忆,理解学习内容的时候需要;对于这类笔记的使用重点是: 1 不要照抄板书,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所理解的那一部分,你理解的才是你自己的 2 用空白的一面创造更深的印象 在学习中,或者上课中,看完黑板或者课本以后闭眼一秒钟,将自己所能记下的内容写在笔记中,这样慢慢的就会形成强大的总结能力,反应速度,记忆能力 3 形成一页一主题,这样后续在翻看的时候,一眼就可以知道本页的重点是什么 4 学习笔记本最重要的就是雨,即自己的发现,对于知识的理解; 5 将自己的发现故事化,大量运用逻辑词,箭头,形成强大的逻辑关系,这样方便与理解所学到的知识 6 写解决问题的要点,有发现没有行动等于无 ![]()
第二种 工作笔记本 成年人的世界,写笔记的目的是为了记下重点,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记下重点,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舍弃。 有时候记录了很多东西,但是可能都是无关紧要的事项,反而浪费了记录重点所需要的时间,先记下,等以后用到再说等语句都是禁忌语言,以后永远不会有用到的时候,所以我们平常工作中一定要抓中重点。根据这个重点我们形成一个论点,然后用三分钟去确认这个论点,最终慢慢得出结论。 第三种 提案笔记本 外资咨询顾问的笔记本一般都可以直接交给外包公司直接做成PPT,这就显示了他们的笔记本的逻辑性与再现性。 做这种笔记本要有基于事实思考问题的能力,不断的抽丝剥茧,最后形成完整的逻辑。在此过程中,加入适当的固有名词、数词、动词会使人更加的容易理解; 其实,记笔记最主要的就是得出我们想要的那个结论,而本文恰巧教我们如何更容易的能得到这个结论。 前面说了,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两个方向:框架与思路。那么具体到我在读了这本书以后都有哪些改变呢? 第一 读书的改变 改变了自己之前读书时没有思考的读书,现在我读书读完都会静静的回想一下,在脑海中画出一个框架,并引申出自己是否可以在生活中应用到哪些地方,当以后真的用到的时候,也能不那么措手不及。 第二 写作的改变 最开始写东西的时候,我还是处于小学一年级的水准,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最近开始,我写东西开始重新开始写大纲,提炼思想,并引申出实际的应用,相当于小学五六年级的作文水准吧,目前还在慢慢的进步,使自己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第三 工作上的改变 以前在工作中都是遇到事情解决事情,可能没有那么的去追根究底,现在换了个思路,遇到问题,首先追溯根本,然后基于这个根本问题,定下一个论点,由此展开思路,思考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何解决,最后论证出这个观点,并适当的配上图表,果然汇报工作以后,领导比以前满意多了。 第四 生活上的改变 生活中,可能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的喜欢去多方面论证了,也能更加容易的理解一些现象背后的本质。 最后,个人理解就是读书就是汲取知识为我所用,更重要的是从书中吸取经验,使自己少走弯路。 与君共勉 |